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学术生涯的崭新一页

发布:2013-07-26

作者:纳米事业部 刘建莉

点赞:

字号: 打印:

  (“我的博士后之路”征文 参赛奖)

 

  2010年底,我在新加坡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后,便决定回国。次年4月份,我进入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而今天我即将结束博士后工作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回顾这两年的博士后生涯,有欣喜、有失落,更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幸的是我的成长伴随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兴起和飞速扩张,他将成为我人生足迹的见证之一。

  尤记得回国之初,作为一个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科研人员,我虽有一展所长的热情,但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虽已初步具备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但由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主要是以导师指导为主,所做的课题也都来源于导师,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因此,要想真正地独挡一面,成为能够独立发现和研究科学问题的科技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的磨炼。选择博士后这一工作正是出于此种考虑,而选择中科院体系的材料所则更是看中她优良的工作平台。

  至此,我的学术生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合作导师黄庆研究员的引导下,我选择了医用半水硫酸钙的研发作为博士后研究方向。很快我遇到了第一个的挑战,独立进行中国博士后基金的申请。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课题来自导师不同,这次我需要自己寻找研究方向,发掘科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科研这副重担的分量,不断地迫使自己思考并明确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术方向,使自己的学术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完善。由于在博士研究期间,我的研究方向是基于组织工程的多孔陶瓷骨架材料研究。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将半水硫酸钙作为填充材料与多孔陶瓷骨架相结合,并将其用于腰椎间融合器材料的新思路,并分别在材料结构设计、生物力学性能等方面开展研究。这次申请对我的科研能力是一次全面锤炼和提高,是培养独立发现并凝练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实验场。此外,在申请过程中,我从过去的项目参与人变成了项目负责人和组织者。这一角色的转变要求我既要与合作导师、研究生组成的团队进行沟通和协调,又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完成课题所需的具体方案,最后还要确保课题方案顺利实施。万事开头难,在众多头绪中我不断调整和提升自己,终于完成了项目申请。而到收到项目资助通知的时候,除了兴奋,更多的是自信和对科研道路的清楚认识。

  对我来说,博士后具有弹性的工作模式、独立的基金申请空间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料要成材,材要成器”的寄语则更是赋予我务实的科研态度。将自己所研制的半水硫酸钙骨修复材料用于临床应用中成为我的工作重点。以此为出发点,我积极地和温州医学院和海南医学院等具备临床教学的科研机构合作,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申请项目等方式开展应用型研究。同时,积极和企业合作,开展产品的中试工作,力争将其推向产业化应用。两年的博士后经历使我在提升研究能力的同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

  时光荏苒,一转眼两年已然过去。回顾身后的每一步, 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告诉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因此,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衷心祝贺新入站的博士后同仁们!同时,希望你们能够充分利用好博士后工作和材料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将自己历练成一个勇攀科学高峰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