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幸运的“80”后
2009年8月在北京项目合同审核答辩会上,专家组看到我们合同书里主要研究成员中“80”后占了90%多时发出了一声感叹:都是80后啊。是的,“80”后是我们事业部的特色,也是我们研发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作为一名“80”后的成员,我想说我是幸运的。
博士毕业后我怀揣着一份对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最高殿堂的向往,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了宁波材料所。
工作的头一个月,事业部主任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采购一台丝网印刷设备。利用周末的时间,我独自一人来到了深圳的一家公司考察,回所后提交了一份调研报告。经过综合比较,及时地作出了采购决定。这是我接到的第一个正式任务,完成的还算顺利。
紧接着,事业部主任根据任务的需求,调我和薛业建、李华民等一起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半电池。历时两个月,也就是在2007年1月31日,我们成功制备了事业部的首片半电池。我依然清晰的记得,事业部主任似乎很激动,我们几个人还一起拍了照片。
半电池做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做全电池,而阴极粉末的制备是关键问题。由于人手紧缺,于是事业部主任又调配我进行阴极粉末研发。我仔细查阅了相关文献,找到了之前一直不成功的可能原因。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阴极粉末的项目。现在看来,当时的工作也是不成功的。然而,却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我不是学化学的,却也可以把简单的化学合成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07年3月底,事业部主任决定由我担任电池测试研发组负责人。接下来很短的时间,事业部主任又决定将电池堆研发组与测试研发组合并,由我担任研究组长。我是2007年4月1日正式上任的,到2007年年底,我们的团队在科研上取得了不断的突破。先后开发了大面积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试技术和电池堆的密封技术,单电池测试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我也代表事业部就大面积单电池测试技术在2008年的欧洲SOFC国际会议上做了大会口头报告,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2009年,因为人员的变动,期间辞去研究组长的我又重新担任了电池堆研发组组长。在事业部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将电池堆的功率从几十瓦提高到了几百瓦,功率密度从0.01Wcm-2提高到了0.4Wcm-2,几乎是40倍。2009年是我们研究团队最为关键也是截止到现在取得进步最快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遇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困难:电池串气了,电池压碎了,电池短路了。然而,我们始终坚持。
从沧海路到庄市大道,从火炬大厦到ABCD,在材料所工作快三年了,我想说我是幸运的。幸运地遇到了现在的事业部主任,幸运地代表事业部获得了“863”目标导向型项目,幸运地得到了崔所长逐字逐句修改PPT的帮助,幸运地获得了代表材料所在北京进行新建院所人才PK并向科学院领导汇报工作的机会,幸运地受到了研究所“春蕾”行动计划对我个人的支持。
一路走来,我想说,我们团队中的“80”后都是幸运的。事业部主任改变了我们人生的科研经历,使我们有机会从事能源领域的研究。在我们遇到最迷茫和最困难的时候,王老师始终不离不弃,给我们以信心。为了解决电池堆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分担。正是在事业部主任这种精神的带领和培养下,我和我们的“80”后科研团队正一起在材料所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有人说,材料所之于“我”是年轻的战场。那么,我想说,无疑我们“80”后是战场上“我”中年轻的一员。我们年轻,我们勤奋,我们充满激情。和年轻的材料所一样,我们是幸运的,然而我们都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