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竭的力量
有没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顾百年党史以及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充满自豪,脸上有微笑,心中有骄傲!自豪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再一次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对比已经消亡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只有中华文明直到今天仍然焕发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基于这一点,甚至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然而,这么伟大的一个民族,在百年之前却是千疮百孔,清朝末年的中国,国家任人欺凌、百姓民不聊生。经历了鸦片战争,中国更是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一片干枯腐朽的落叶,在国际局势变换中风雨飘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个个割地赔款的丧权辱国条约,背后饱含了多少悲愤和无奈?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希望能够救国家于危难、还人民以康乐,再续民族辉煌。然而,鲜活的历史实践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因其各自的局限性,都未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最终,是中国共产党救了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了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和伟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伟大历史性成就,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天命所归”,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三头六臂”,更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阴差阳错”,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崇高的理想、科学的理论、严明的纪律,并且能够正确审视国情、善于发动群众,经受住无数的牺牲、挫折和考验。有数据统计显示,自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28年革命斗争岁月里,约有370万名党员在革命中献出了生命,平均下来每一天就有370名共产党员牺牲。在新中国建设初期,中国社会跌宕前行,“大跃进”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更是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们面临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严峻考验,同时还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充满敌意的各种打压。但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终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确立了社会基本制度,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带领中华民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卑不亢、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百年历史进程中,展现出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是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都将成为共产党员勇往直前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极度落后,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更是时刻警醒着每一个中国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果断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情况,克服重重险阻,战胜重重困难,最终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仅用较短时间就成功突破相关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弹一星”的科技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同样也离不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科学家精神。南极是人类文明最晚接触到的一个地域,蕴藏着无数的地理、气候、天文、地质、生物等科学之谜,其独特的位置更是对于当今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所以南极科考自然地也成为了中国当代科技工作者又一历史责任。在“跑马占地,先到先得”思想观念下,美国人先行一步,抢得了先机,先后在南极建立了六个科考站,并且最先在南极极点位置建站。随后,俄罗斯相继在南极建立了八个科考站,并且围绕了南极四周。1984年,邓小平挥笔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科考勇士们历经多天艰苦作业,终于在1985年2月14日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随后将近四十年间,一批批极地科考队员们为了大家、离别小家、不辞劳苦、远赴险阻,用汗水、献血甚至是生命守护着祖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诠释了宝贵的南极精神。正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沈权同志所说,南极精神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忘我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南极精神是遵守纪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南极精神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南极精神是发愤图强、立志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必然也将是科技工作者主责主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自2019年我本人接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表面第一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支委班子和支部党员,联合表面第二党支部,在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原表面事业部,下简称“海洋实验室”)发起了“海洋实验先锋”系列活动。“海洋实验先锋”系列活动总共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树立优秀实验一线科技创新榜样的先进个人评选;其二,是创建安全卫生科研工作环境的卫生文明实验室评比,其三,是聚焦国家战略任务和研究所核心任务的党员先锋队培育。目的就在于加强海洋实验室文化建设,为海洋实验室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寻求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号召海洋实验室全体员工和学生牢记树立“国家队”、“国家人”意识,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推动海洋实验室科技创新事业全面发展。2021年5月21日,第二届“海洋实验先锋”颁奖典礼上,本年度三位先进个人获得者的报告发言,让每一位海洋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都记忆深刻。虞锦洪同志在“科研经验与心得体会”报告中,字字玑珠,用生动活泼的例子分享了如何受到自然现象和生活体验启发从事导热材料结构设计的经历,从豌豆到洋葱结构,从一片树叶到一串糖葫芦,从陪家人旅游看自然风光到带孩子去动物园观察动物特征,都能够联想到自己的科技创新工作,通过模仿各式各样的自然形态构造了功能特性各异的导热材料,别出机杼。刘栓同志的“世界最高输电铁塔防腐小故事”报告,讲述了自己在浙江舟山500千伏跨地区跨海联网输变电工程即舟山380米世界最高输电塔防腐工程中的亲身体会,在该项工程施工过程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度和严酷恶劣的施工条件,跑了一个包工老板,跑了两个施工老板,冬天来了,施工工人都跑光了,动情之处,刘栓同志几近哽咽、饱含热泪,用“我来上”三个字来坚定回应了那些知难而退的人,用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成功克服了整个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完成了全部涂装,交出了满意答卷,代表海洋实验室、代表宁波材料所、代表中国科学院勇敢地担负起了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舍我其谁。吴英豪同志在“实验室安全卫生文明建设的一点小心得”报告中,在介绍自己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重点讲述了如何排除实验室成立十余年来堆积大量废弃化学药品的安全隐患,如何建立化学实验室危化品规范化管理制度,如何培养化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安全文化意识,并且展示了自己实验室药品的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目前该实验室已经成为海洋实验室化学类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的标杆,连续两次被评为“海洋实验先锋”卫生文明实验室,为在该实验室工作的师生们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反映出科技创新工作不仅需要别出机杼的创新,不仅需要舍我其谁的拼搏,还需要悉究本末的求实。别出机杼的创新精神、舍我其谁的拼搏精神、悉究本末的求实精神,是第二届“海洋实验先锋”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工作中折射出的宝贵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势必也将成为海洋实验室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科技创新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是有一种力量,可以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就是精神力量!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这种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奋斗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新中国一系列科技成就中体现出来的科学家精神,也是海洋实验室科技创新工作中反映出来的海洋实验先锋精神。
(表面第一党支部 王永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