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科普进校园入社区”活动走进效实中学
5月6日,宁波材料所科协“科普进校园入社区”活动邀请到表面事业部黄峰研究员,一起走进宁波效实中学,为近百名师生带去了科普讲座。
黄峰研究员作了题为《科学研究中的典型方法》的报告。他从两类求学:训练VS教育入题,阐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答案未知的难题,创造新的知识,并通过实例展开介绍了归纳法、演绎法、计算机发明后出现的仿真/计算方法和模式识别法等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典型方法。
古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哥白尼、托勒密、第谷、开普勒,一个个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相继出现在报告中。黄峰研究员利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深厚知识功底,结合高中教育中的考点,通过大量的照片和实例与现场听众进行互动,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他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复习物理学发展史的经典案例,并结合自己从事新材料研究的亲身经历,阐述了科学研究的典型过程:数据收集;归纳规律与识别模式;本质探讨与演绎。
在介绍到计算机发明后的科学研究方法时,他结合当今时事热点,以李世石和阿尔法围棋的“世纪之战”为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项活动中涉及的科学研究方法:模式识别,指出了这种方法在应付复杂研究对象时所体现的巨大威力,并提供了模式识别方法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若干实例。并说明,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的归纳法和演绎法依旧是最为实用的研究方法。
在两个小时的报告中,黄峰研究员据典言今,引导学生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拓展思维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
黄峰研究员的报告语言幽默,形象生动,赢得了现场同学一次次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就模式识别、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师生们表示,他们期待科学家的下一次到来,能够再次聆听到这样的报告。
“科普进校园入社区活动”是宁波材料所开展科普教育的一个系列活动,目的是组织科学家担当社会义务,在提升全民科技素养的活动中发挥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发挥科学家智力优势,组织科学家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教育。
讲座现场
(综合管理部 修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