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上海科技报】科研与产业在这里发生了“化合反应”——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纪实

发布:2014-10-24

点赞:

字号: 打印:

  10年前,当中科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决定在甬建立材料科学领域研究所时,有人提议应该带上“科学与技术”的帽子,然而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却拍板将其命名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希望宁波材料所能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出新路。 

  10年后,宁波材料所已经与3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其中一半是宁波本地企业,约75%是浙江省内企业,通过提供技术支撑协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新增产值50多亿元;与企业共建技术研究中心82个,接受企业委托开发项目220项,帮助企业申请各级各类项目60多项,合同经费约4亿多元。宁波材料所不仅自身具备了向产业链输送技术的能力,还吸引了一批新材料企业落户宁波,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材料的产业集群。 

  毋庸置疑,如今的宁波材料所早已可以被看做是宁波的一个产业创新中心。那么,10年间,它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有了从实验室到企业的畅通渠道 

  “要突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就要把科研与产业实现渗透化合,而不是简单混合。”宁波材料所所长崔平说,该所坚持3 条建设理念:成果要落地——把高端人才、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着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成果能落地——通过集成创新和创新链的建立,着力开发成套技术和全产业链技术;落地能结果——与企业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提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 

  在崔平和她的同事们看来,实验室里单一的项目即使做得再好,没有成套技术的支撑,没有从小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开发,没有新技术新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挖掘,就难以实现真正有效的产业化。 

  为此,宁波材料所在最初的顶层设计时就定下了3个主要的模块:一是作为创新平台的研究 

  模块,以开展原创性、前瞻性研究,掌握竞争前沿技术为主,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医学四大领域;二是作为工程化平台的工程开发模块,以重要产品与成套技术研发为目标,与企业共建为主,并不断动态变化其内涵与构成,包括纤维工程中心、燃料电池工程中心、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复合材料工程中心和表面技术工程中心;三是作为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撑服务模块,包括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育成平台、培训平台、融资平台等。 

  “研究模块中的科研成果,必须转移到工程化模块中,支撑服务模块提供帮助。如果该成果能走向市场,则进行产业化;如果走不通,则果断停止相关研究。”崔平说,“我们从来不支持没有产业化前景的研究。” 

  3个模块的通力合作下,科研成果有了从实验室到企业的畅通渠道,建立在慈溪的世界首条年产300吨石墨烯生产线就得益于这一模式。当全球石墨烯研究还处在萌芽时,宁波材料所便敏锐地觉察到它的重要性,于2008年引进刘兆平博士,建立石墨烯研究团队,经过4年的前瞻基础研究,创立了新的化学剥离技术,在全球首度实现石墨烯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正是昔日栽下了梧桐树,才有2008年引来上海南江集团这只金凤凰。智本与资本联姻,双方在慈溪成立墨西公司,名噪全球。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开拓石墨烯应用市场。宁波市也发布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石墨烯产业发展。 

  扶持企业走完“最后一公里” 

  畅通的渠道仅仅是从基础研究到产品的一个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跨越被美欧科学家称为“噩梦时代”、日本科学家称为“死亡之谷”的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宁波材料所直面这一挑战,努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把论文写在科技转化中、人才涌现于科研实践中”。 

  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环节,这个环节的好坏,不只是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最终能否成为生产力,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宁波材料所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在重大科研成果转让后,派遣“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去,全程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扶持企业走完“最后一公里”。 

  这些年,宁波材料所派遣了150多位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设计车间、生产线,采购机器设备、调试安装,帮助企业建立、完善技术中心,攻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生物基无醛胶黏剂技术成功转化,就是宁波材料所一个成功的典范。 

  该技术的诞生始于朱锦研究员2006年的一次回国探亲,责任驱使他决心改变我国家具板材 

  甲醛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现状。2009年,朱锦带着研制的胶黏剂样品加盟宁波材料所,半年后,宁波八益集团看中无醛胶黏剂技术,决定共同投资成立中科朝露公司,开展无醛胶黏剂产业化。宁波材料所开创性地选派科研骨干加盟企业,帮助企业走完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今天,中科朝露已经成为国内首家无醛胶黏剂生产商,掀起了国内板材无甲醛的绿色革命。 

  宁波材料所在选择成果转移对象时,也十分慎重,不是谁有钱、谁给的钱多,就转给谁。一项成果只转移给一家企业,独家许可使用;没有技术消化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不转移;拿高科技成果炒作忽悠政府资源的企业不转移;3年内还不能完成商业化的转移项目,收回实现再转移。 

  不给创业的科研人员系“保险带” 

  人才是立所之本,但宁波材料所不仅让一位副所长、学科带头人离职,还将他所带领的80多人的研究团队一起“赶”出了研究所。这全都是为了实现王蔚国研究员将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变成属于中国大产业的梦想。 

  2006年,王蔚国回国来所,创新创业8载,只为实现SOFC产业化的目标。在他的带领下,不仅有了一支80多人的研究团队,还打通了“材料—单电池—电池堆—系统集成”整个产品链,而且全部国产化。此举将中国的SOFC 研究推入世界前 

  列,吸引了全球上百家客户。 

  今年初,SOFC技术受到联想之星天使基金的青睐,双方共建初创公司,落户宁波鄞州。因此,王蔚国将携团队整体离所创业,致力于SOFC 产业化,催生中国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新产业。 

  对于王蔚国的做法,宁波材料所给予了全力支持。“我觉得创业不能瞻前顾后,全力以赴才能将企业做好。”崔平说,“对于拿自己成果进行创业的科研人员,研究所不给系‘保险带’,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实现科技创业的梦想,走通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 

  当然,进行科技创业的科研人员还是有机会获得宁波材料所的支持。如今,该所开始建设新材料初创产业园,通过借鉴硅谷和以色列的科技孵化模式,推动“资本”与“智本”对接融合,以此育成并凝聚一批具有明确商业盈利模式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之成为宁波乃至浙江未来的支柱产业。

 

    (原载《上海科技报》 2014年10月24日 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