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海】手机披上“防水服” 水下也可看视频
本报讯(记者张超梁 武亚东 通讯员高晓静)“你看,手机浸泡在水深30厘米处,连接上无线网络后,可正常播放视频;捞上来后,手机仍能正常使用。这是因为手机穿了一件神奇的‘防水服’。”近日,在手机浸泡水中实验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曾志翔揭示手机正常运行的原因。
“在全国各地的展会上,我们经常把手机泡在水里好几天,重点展示手机穿了团队研发的‘防水服’后,还能在水中正常运行的效果。”曾志翔说,这件“防水服”厚度只有100—50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
曾志翔口中的“防水服”,正是宁波材料所海洋环境材料研究团队攻克电子产品低温等离子体防水涂层关键技术,研发的纳米级别涂层。“‘防水服’不是包住整个手机,而是有效覆盖手机电子元器件。这就在保证防水、防护同时,尽量减少‘防水服’影响产品外观。”曾志翔说,“防水服”干扰电子产品导电性、散热性和信号传输性等技术难题,也相继解决。
经过测试,电子产品穿上 “防水服”,在水深1米的情况下浸泡1小时,捞上来后仍能正常使用。“华为、小米等多个品牌手机已穿上‘防水服’。‘防水服’还应用至无人机、汽车、海洋工程等诸多领域中。”曾志翔表示,“防水服”的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还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前沿技术储备,让市民使用电子产品的环境拥有更多可能性,持续拓宽市场新蓝海。
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高温高湿,这对电子产品防水防湿等要求颇高。“穿上‘防水服’的手机,在印度市场很受青睐。”曾志翔说,他们通过工艺和设备的持续创新,运用涂层的方法,低成本实现“防水服”的高性能防水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该所海洋环境材料研究团队“防水服” 相关技术综合指标领先国内外同类企业,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技术,并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生产和售后服务成本。“与大量售后服务成本相比,‘防水服’的生产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曾志翔难掩喜悦之情。
目前,“防水服”产品已占国内电子产品防水涂层市场的70%,并抢占国际相关市场的近一半。
(原文发布于2019年12月6日《今日镇海》第2版)
【原文链接】http://epaper.zhxww.net/html/2019-12/06/content_2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