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3人起家,从无到有!女科学家崔平创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往事
东南商报记者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课题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科技先行,创新驱动来“护航”,通过发展高新科技反哺产业,已经成为宁波的一条重要经验。
为应对资源、环境、要素等方面制约,宁波加大力度以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全面实施“四换三名三创”工程及“降耗增效服务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等专项行动,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如今,宁波高新区被评为全国首批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特色载体,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和鄞州区获评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出台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甬江科创大走廊、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建设如火如荼。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等69家研究机构纷纷落户。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助力科技兴市
2004年,从事纳米材料的女科学家崔平,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
作为女科学家,崔平实践并见证了宁波在科技兴市奋勇向前的努力过程。
时间回溯到2002年9月,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考察浙江,作为当时中科院合肥材料研究所的副所长崔平随行。从浙江义乌返回杭州的路上,时任浙江省科技厅厅长的毛光烈对崔平说,“你到浙江来建个实验室吧。”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对崔平来说是出乎意料的,她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说“看路院长的意见吧”。路甬祥院长说,“就办个实验室吧,对沿海经济可是有好处的”。
回到合肥后,崔平几乎将毛厅长的话给忘了。但没想到的是,毛光烈居然来电问了:“在浙江建研究所的事情怎么样了?”又过几天,再次来电催促。这一次,崔平郑重地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没想到领导很支持这个提议。
于是,崔平带领研究所几名工作人员于当年12月份再次来到浙江考察。200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协议书和备忘录。
那年暮春,崔平在宁波开始了她全新的人生旅程。研究所最初的规模很小,进驻所内一共只有3个人,这又是一个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过程。
困难没有吓倒崔平,她喜欢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个梦想的样子,并且努力让梦想成为现实。
2007年10月底,研究所已完成基本建设48000平方米,装备建设6847万元;先后组建了磁性材料与先进机电装备、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表面工程与再制造、燃料电池与新能源技术等5个事业部;确立了12个重要方向和115个前瞻研究领域布局;与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3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技术研发合作渠道;组建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朝气和竟争力的人才队伍。
作为所长,崔平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她说要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团队。在崔平看来,人才并不缺,但宁波材料所并不是人才的简单聚合,大家得握成一个拳头,成为一个整体。只有认同这种理念的科技精英才能够进入他们的视野,也只有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成就研究所的未来,这是崔平努力营造的宁波材料研究所的核心文化。
在崔平“船长”的带领下,研究所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征途是“星辰大海”!
崔平(右三)与科研人员一起讨论
以宁波为“画布”,以科技为“画笔”
从2004年到2014年,十个年头转眼过去。
2014年,在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表彰了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创新奖、创新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的获奖单位和个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崔平获得了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这个奖项,是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
崔平带领班子成员和科研人员秉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使命,不断探索,勇于践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之道。
宁波材料所与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密切的立体合作网络,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立体化合作模式;与行业领军企业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展长期和超前的技术储备研究;与业内中小企业共建技术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了成果转化,先后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82个。
宁波材料所接受企业委托进行技术攻关,先后为企业解决了数百个技术难题;建立并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先后派出190余名科研人员到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问题所在;积极推行与各级政府和企业“互访”制度,了解企业需求、参与政府产业规划;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为接受技术转移的公司“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企业走好“最后一公里”,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崔平并不是一个刻板的科学家。她说,她喜欢油画的质感,喜欢落叶纷飞的秋天。以宁波为“画布”,以科技为“画笔”,定会结出秋天般的累累硕果。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科技创新2025”从未停歇
2017年6月,宁波材料所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宣布大会,崔平因为年龄原因,不再担任材料所所长及党委书记一职。崔平在大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离任感言。正当人们为崔平的离开感到意外时,她出任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并担任李达三首席教授。
2018年5月,宁波“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推介会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攻克200个左右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出100个左右战略性创新产品,形成若干个特色技术链条,催生带动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
“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是一个经过严格而缜密的“算法”形成的科学攀高路径,基本厘清了宁波制造业的技术需求,为饱受“技术制约之痛”的甬企明确了技术供给的方向。崔平,正是这套“算法”的领衔者,并担任“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主任。
“当时接到这样的任务,我也很担心,毕竟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知道效果如何。不过,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是很有必要的。”崔平说。
“宁波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风口,科技创新已经从1.0跟踪模仿阶段、2.0产品应用端集成创新阶段,逐步向3.0关键核心原创+并跑领跑阶段迈进的关口,亟需加快布局一批产业化关键核心技术和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崔平解释,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件事对宁波很重要,她没有迟疑就接受了这份任务。“眼下的宁波正处于在自主创新、打造硬科技的爬坡过坎阶段。”
要通过这个重大专项,将上下游产业都带起来,在宁波产业经济的关键领域都实现自主创新,是崔平对这一“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的直觉认识。
宁波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是宁波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所有成员的苦恼所在——科技争投,投向哪里?是面面俱到还是点上突破?立足宁波制造业基础的科技创新,究竟该怎么搞?
从2017年开始,一场针对宁波的产业、企业“摸家底式”调查紧锣密鼓地展开——编制专家工作组累计征集了来自宁波企业的1500多个技术需求项目。
随后,包括14名专家委员会专家在内的百名专家又分组调研600多家代表性企业与科研机构,最终梳理出了200多个难题。
经过多轮意见征求,总计接收专家评审建议和征求意见百余条。编制专家组在充分吸收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重大专项,凝练专项内容,将原先提出的13个专项整合为首批8个专项。
“从目前公布的首批8个专项来看,切合宁波实际又与世界接轨。”崔平特别强调“与世界接轨”。“宁波出口贸易发达,很多企业都是与世界大品牌做配套的,产业布局必须面向世界,有前瞻性。这些专项实施到位,起码能做到国内引领,有助于宁波单项冠军的培育壮大。”
随着“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正式启动,接下来就是把事做扎实。“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要见实效必须一步步落实好,要经得起检验。”崔平说。
“感觉这些年,宁波科技前行的步子明显加快了。”崔平在感到欣慰之余,还提出她的看法——宁波应继续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及港口贸易。
与此同时,为加快经济转型,宁波全面推进“两创”倍增计划,通过传统产业的内部创新,光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医疗设备等高新技术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
表格来源:甬派
【调研手记】
科技先行,创新驱动,是宁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法宝。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航天智慧科技城等科技平台的建设成效显著。
“最强大脑”的虹吸效应同样显著,城市创新主体也在加速集聚。全面升级“3315计划”“泛3315计划”和“3315资本引才计划”等引才体系。截至2020年6月,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63.1万人,在甬全职海内外院士累计达到23名,其中两院院士12名。全市69家研究院已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
科技投入成效愈发明显。建立集天使投资、科技信贷风险池、专利保险、上市融资等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2019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8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业创新生态日臻完善。建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技术交易运营平台。开展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改革试点,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业孵化链条,年均新增超10万家创业企业。
(原文发布于2020年12月24日《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