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幻艺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发布:2023-02-09

点赞:

字号: 打印:

  作者:赵徐州 孙美娟

  这个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突破30亿,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认可。《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刘慈欣在接受采访时曾谈道,该影片从特效、表演到故事全方位超越了第一部。同时,与国外科幻大片《阿凡达2》对比,其评分和票房实现了全面超越。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影的剧本是电影团队的原创作品,打破了以前中国科幻电影热衷于改编的局面,在中国科幻史上尤其是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揭秘《流浪地球2》成功的秘诀

  《流浪地球2》的成功,关键在于优质的内容。在宏大视野下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东方哲学叙事征服海内外受众。在科幻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流浪地球2》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典范。

  《流浪地球2》所表达的“中国想象”“中国思维”和“中国方案”是其成功出圈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从某种角度讲,影片的“故事核”或“高概念”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流浪冒险精神,是“造诺亚方舟去流浪”,这是“方舟派”与“移山派”的分歧和斗争。显然,作为现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系列的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不一样,而这种不同也让西方观众产生了一种新鲜感。

  “《流浪地球2》从中国科幻百余年的发展中汲取了深厚的文化营养。中国科幻与欧洲、美国的科幻不同,它代表的是来自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与未来想象。”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会员姜振宇认为,由于文化、工业水平等多方面限制,中国科幻IP的多形态转化,特别是影视化的生产,在相当长的阶段内都处在效仿和追赶的位置上。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和文化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使得科幻作品的多维幻想获得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从而保障了这些文化形象和作品的有效呈现和传播。与此同时,《流浪地球》系列在制作水平上逐步逼近了世界科幻工业一线水平,影片中“太空电梯”等惊鸿一瞥的镜头可以与《2001太空漫游》和《索拉里斯星》等世界级作品相媲美。另外,原著作者刘慈欣、电影导演郭帆等,作为中国科幻迷的身份认同以及相应的创作能力等,使得《流浪地球》系列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科幻文学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

  科幻文学与科技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从科幻文学的滥觞和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始终是科幻文学发生、发展的基点,是科幻文学赖以存在的生命线。科幻文学展示的是人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想象的方式,依靠科学技术来表达人类未来生活的一种可能性,是现代社会个体对科学时代形成的环境与个体变化的感受。《流浪地球2》很好地体现了科幻文学与科技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

  《流浪地球2》的成功,是科幻魅力的充分展现。它提出了让人感到新鲜震撼、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的科学问题。“科技创新需要打破思维的边界和惯性。科幻文学会超出生活的现实,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形式,更是一种颠覆性创新和颠覆性思维的引领者。”科幻作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武表示,科幻文学会塑造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朝某个方向去发展。科幻文学是一种昂扬前瞻的文化,其中的科技创新突破实际上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科幻作家敏锐地对这些新的科学技术进行演绎,带来新的人类社会可能性,并思考这些新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未来的文明形态、社会组织、社会活动乃至整个生态将产生的种种影响。

  如果没有科学技术,恐怕科幻文学便难以维持作为文学独特类型的存在。经典精彩的科幻文学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研表示,科技是科幻文学最有效、最朴实的话语。中国当下科幻热的出现,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太空电梯、月球基地、无人机参战、空间站光学巡天望远镜等的出镜,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尖端技术的发展趋向。也正因为这些尖端技术和科学团队的加持,中国科幻才找到了自身发展的突破口,进而为世界瞩目。

  “在科幻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试图展现未来世界、未来社会、未来科技发展的模样。当这种展现从文字变成视觉之后,就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表示,因为我们以往的技术水平不够,做出来的“未来”常常被诟病为“五毛钱特效”,这种创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本土作品的信心。但《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改变了这种面貌,把当前最新的科技应用于科幻表达,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据影片导演介绍,整部电影基本都是在室内的绿幕前拍摄的,通过一系列视觉合成和数字技术手段,将未来的环境叠加到演员的表演上,并且还原了已经去世演员的活动画面,创建了宏大的、通过实际拍摄无法做到的未来战争等场面。在吴岩看来,邀请科学家作为影片顾问,是科技支撑电影拍摄的一个重要方面。用电影把当前人们正在攻坚的科技难题推向未来,比如太空电梯、量子计算机、意识上传等,就是以一种“实现”的方式将这些难题展现出来。当前和未来两个方向的科技被导入影片,不仅极大提升了电影水平,也给人们建构了科幻想象力的现实基础。

  用中国视角诠释人类未来

  科幻作家因自身所处环境及面对的科技现实差异等因素,作品表达的理念和价值观等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很多学者认为,《流浪地球2》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科幻电影,在中国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与扎实可证的科学原理相结合,构建具有科学依据的故事,是中国科幻发展的基石。“正视‘近未来’的种种危机是中国科幻的特征之一。太空电梯危机、木星引力危机、太阳氦闪危机等,都极具当下性特色,稍作推演即可成真,具有极强的预警性。”在刘研看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国将如何面对未来,如何承担大国使命、星球使命、宇宙使命,到了危机时刻将怎样抉择,面向未来世界将提供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中国科幻应坚持用中国人的叙事模式和思维方式讲故事,在巨大危机灾难面前,传达中国式的人文情怀,表达中国式的情感与民族精神,展现中国的精神力量,在科幻中体味历史的真实与命运的沧桑,并反思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危险性,进而思考人类的未来之路。

  对于科幻电影来说,谁能更好地展现未来的视觉画面,谁能更好地呈现未来人类生活的场景,谁能更清晰地创作出有意义和价值的、能感动全人类的故事,谁就会得到受众的认可。吴岩认为,中国科幻电影一定会因为中国人的创作理念、思想、关心世界的方式、价值观的独特性而与国外不同。中国式科幻应该具有国际科幻共有的对宇宙和人类的关心,并且是出于自身文化对科技、未来、宇宙、人生的考量。比如,《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每一次危机到来之时,影片展现的社会组织状态都与西方有着差异。虽然跟国外的科幻灾难或未来前景电影故事中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但中国方法的介入,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不同的方案。人类的现行秩序,需要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危机面前有差异,而越是差异的,越是有创造性的。

  科幻影视是未来文学和艺术的结合,是现实和科幻的融合与交互影响。张文武认为,新时代,中国科幻电影会成为中国文化现象,全世界会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中国式科幻是中国文化与未来文学的融合,带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科幻影视,对整个世界文学、世界文化的影响,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壮大而不断增强。

  以高质量作品传播中国声音

  扎根中华文化,守正前瞻,是中国文学的生命力所在。科幻是文学嬗变中应变的先锋,新时代的科幻文学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基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激活者,也是世界性知识体系中的积极借鉴者和洞察者。就此而言,未来中国科幻文学必须用好守正创新这把金钥匙,而与科幻文学相互赋能的科幻电影也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影产业绽放芳华,进而推动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科幻世界》2000年第七期。虽然该小说发表后在科幻界颇受关注,屡屡获奖,但是由于科幻小说的受众群体及市场较小,其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电影《流浪地球》强势掀起了科幻文学热,让更多人爱上了国产科幻片,让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在跨界传播中获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张文武认为,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处于起步阶段,科幻电影的创作和技术应用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成功再次告诉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要重视中国科幻文学、科幻电影产业的发展。未来,我们要把科幻文化与经济杠杆更好地结合起来,挖掘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人们生活基本需要的文化衍生品,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培育好国产科幻电影IP,发展常态化下的系列电影工业美学,是以高质量电影产业发展推动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陈旭光提出,作为电影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成果,系列电影生产以其强劲的市场影响力,一直是电影产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从系列电影生产的角度看,自《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创作团队不是急于往前走,迫不及待地消费已经成型的IP,而是先回到起点,回到前传,交代清楚前因后果,耐心地架构世界观,再一步一步、一部一部稳健前行,这对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品牌建构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流浪地球2》所具有的科幻题材新主流系列电影追求的自觉意识和努力,使其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工业的“天花板”,成为重工业型电影工业美学的完美实践和有力例证,也为我国高质量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执科幻之笔,描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是中国科幻工作者做好守正创新工作的使命担当。”吴岩告诉记者,中国科幻文学是建立在广泛的科技现代化和未来化基础之上的人类感受的表达。中国科幻电影同样承载着这些感受和表达。科技创新速度越快,社会发展的差距也会越大,而高质量的科幻作品能在缩小这种社会差距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流浪地球2》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片中没有那么多英雄主义和完美主义,所有的项目都是各个国家或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完成。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嵌入,才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这不仅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优质、丰富的素材,还让中国的价值观得到有效传播。

  科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促进剂和催化剂,生动诠释了前沿科技与优质文化融合发展的魅力,照亮了未来科技的前行之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科幻人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探索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学影视化的创新之路,为中国文化、中国价值观的传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时代,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文化必将在世界舞台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文明之花。

  (原文发布于2023年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版)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skgz/202302/t20230208_55866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