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科创镇海”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向着科研的“星辰大海”迈进
前不久,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广新纳米材料达成合作,双方共建的先进能源材料与储能器件研发中心,进一步聚焦新能源领域原材料的开发。
作为全国首批7个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宁波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不断加码在化工新材料、金属合金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力争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5000亿级。
宁波抢占新材料高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是重要引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创建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浙江省首家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紧密结合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围绕“材料研究”,先后布局了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生物医学工程4大领域。经过十几年努力,逐渐形成了材料应用链、科研技术链、人才培养引进链相辅相成、“三链融通”的科学布局,成为新材料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技术提供者。
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薛群基院士和王立平研究员团队,承担了中国空间站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防腐抗菌多功能一体化涂层、舱间抽气泵高可靠与高强韧化延寿薄膜、柔性太阳翼伸展机构抗辐照损伤与低环境敏感性薄膜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国家科研机构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材料所是‘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近年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并在磁性功能材料与器件、涉海极端环境使役材料、高性能纤维与结构-功能复合材料等三大领域形成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方向,为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了重大支撑。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始终坚持这一定位目标,聚焦解决从“科研”到“技术”的转化难题,做到与当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企业开展多元合作,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初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新材料成果实现产业化必须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链布局,从开发、产业化到应用,需要上下游联合攻关、不断迭代,下游企业应用新材料并不断反馈问题,上游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完善工艺,最终实现协同发展。”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相关负责人说。
组织专家团队对接企业,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与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共创合作平台;结合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深入打造以材料为核心的创新链,聚焦科研技术链、补齐人才引进与培养链、拓展材料应用链,逐步形成三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据统计,近年来,宁波材料所与国内1500多家企业(1/3以上为宁波本地企业)和全球250多个知名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实现了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非晶软磁带材、神经康复机器人、弹性电子传感及其器件、智能全向移动机器人、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等1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600多项专利实施许可转让,每年带动社会直接新增产值350亿元。
(潮新闻 记者 应磊 王波 李华 贺元凯 袁佳颖 共享联盟·镇海 房晓暾)
(原文发布于2023年5月24日潮新闻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247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