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金刚石搭起友谊桥——西村一仁获2025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发布:2025-10-02

点赞:

字号: 打印:

9月30日,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名单揭晓,国际人造金刚石及精密工学领域顶尖专家、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研究员西村一仁赫然在列

这份中国政府授予外籍专家的最高荣誉,既是对西村一仁深耕尖端材料领域数十年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十余年来架起中日科技合作桥梁的深情致敬。

攻坚三十载,铸就金刚石领域“技术传奇”

1956年生于日本大阪的西村一仁,与金刚石的缘分始于三十年前。1996年从大阪大学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大阪金刚石株式会社、高知县工业技术中心、产业振兴中心、工学院大学等机构深耕制造、科研一线,2008年掌舵高知FEL株式会社期间,更将科研成果推向产业化高峰。作为日本工程院院士,他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金刚石技术革新史:领导开发的UPC系列金刚石超精密刀具,凭借极致精度占据日本精密切削工具市场榜首,广泛服务于机械、光电、汽车等关键行业;国际首创的“精车代磨”思想,彻底改写激光照排部件加工逻辑,成为全球复印机行业通用技术标准;与马自达合作实现的CVD金刚石超滑涂层工程化应用,为发动机高效密封技术开辟新路径。其主导的研发项目总经费超百亿日元,二十年间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难以估量,三次斩获日本精密工学会“高城奖”的殊荣,正是对这份专业坚守的最佳注脚。

结缘宁波十三载,助推中国产业“破局突围”

“中国的创新活力与开放姿态,让我坚定了扎根的决心。”西村一仁与中国的故事始于2013年。彼时,他便与宁波材料所开启紧密合作,面对我国CVD单晶金刚石依赖进口的困境,他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直接参与并指导了宁波材料所CVD合成装备与工艺的国产化攻关。2014年,在他的助力下,宁波材料所孵化的企业建成了国内首条CVD单晶金刚石生产线,实现了我国人造金刚石CVD单晶产业化的重大突破。

 十余年间,他的贡献早已超越技术本身:作为外方负责人两度牵头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专项,搭建起中日科研交流的稳固平台;2022年全职加入宁波材料所以来,他更是将国际顶尖视野融入本土研发,助力团队在半导体用大尺寸单晶金刚石衬底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为宁波材料所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研水平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宁波市“茶花奖”到浙江省“西湖友谊奖”,再到此次摘得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份荣誉进阶之路,见证了他与中国创新事业的深度绑定,也彰显了宁波材料所在开展国际合作和引育外籍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先后受邀出席2019年、2024年北京国庆招待会,这份特殊礼遇背后,是对他“中国发展参与者”身份的高度认同。

心怀感恩再出发,续写友谊新篇章

“作为外国人获得最高友谊奖,我深表感谢。这份荣誉离不开所有支持者的帮助,我将以前辈为榜样,为中国科技发展尽心尽力。”获奖后的西村一仁言语朴实却情谊真挚。在他眼中,金刚石不仅是硬度最高的材料,更是连接中日科技界的情感纽带——他带来的不仅是CVD合成技术的产业化密码,更传递着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与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

如今,年过花甲的西村一仁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随着全球CVD金刚石市场需求持续激增,他在散热管理、光学窗口等高端应用领域不断探索,而这样的故事在宁波材料所还在不断涌现——从完善外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到搭建国际化科研合作平台,再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宁波材料所正以更积极的姿态拥抱全球人才,蓄力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正如西村一仁所坚守的:“技术无国界,友谊无止境。”这份以金刚石为媒的跨国情谊,不仅是个人与时代的双向成就,更印证了“广纳天下英才者,必成创新大业”的深刻道理,未来必将在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材料科学进步的征程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西村一仁(左一)与宁波材料所所长王立平(右一)参加国家外专局招待会

宁波材料所新春慰问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