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如何让医工技术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记在宁波材料所工作的个人体会

  我父母辈的亲朋好友中常常会听到说有人又“中风”了。虽然这是一个不愉快的话题,但却是激励我努力开展科研工作动力源泉之一。中风是中医说法,在西医体系中这类疾病被称之为脑卒中,即由于缺血或出血性的脑血管意外事件引起的脑神经损伤疾病。由于近年来生活、饮食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类疾病呈现高发趋势,大多数患者虽然可以保住性命,但也会由于现有康复医疗条件的限制留下一系列运动、认知、言语、吞咽等功能性障碍,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来宁波材料所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从事康复辅助技术相关的研究,亲眼看到了很多脑卒中的患者,每次我的心情总是沉甸甸的,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尽自己所学帮助他们改善这些功能障碍、提升生活质量。

  记得三年前因为朋友的推荐,我了解到宁波材料所的左国坤老师在从事康复与辅助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究,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对于这个领域知之甚少,根本不知道康复机器人是用来干什么的。只是因为左老师需要有生物力学背景的科研人员来开展人体肢体力学建模以及人机交互方面的研究,这一点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之前我学习了很多人体关节生物力学相关的知识,一直想找机会在这个领域开展研究。

        初到左老师团队,发现同事同学大多数都是工科背景,对于人体生物医学理解都相对较少,毕竟隔行如隔山。让我最为敬佩的就是左老师作为信息学博士对于生物医学有一番独特的见解,他常和我们聊到生命体中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相关的“三场”,这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康复技术的指导基础(后来发现“三场论”与中医学理论有相得益彰之处)。在左老师的指导与大家的帮助下,我也逐渐理解了机器人辅助康复技术的内涵与应用领域,并一直在结合自己的生物力学背景为团队的科研贡献力量。

  随着团队由科研向临床应用的延伸,我有幸认识了几位康复医师,也有机会走进了几家医院的康复训练大厅,亲眼看到了正在参加训练的患者(80%均为脑卒中患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容易”。康复医师需要手把手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劳动强度高,非常辛苦;而患者需要进行大量枯燥无味的重复运动,很多人难以坚持。问题是康复机器人技术可否让他们更容易一些了?我的理解是技术本身是可以的,但价格成本还是太高,就我们现有的医保体系而言,能够受益的患者群体有限。因此,如何运用医工结合技术开发出稳定有效且低成本的康复与辅助医疗器械逐渐成为激励我科研工作的源动力。

  除了工作,在宁波材料所的生活也让我非常舒心,所里有公寓楼,虽然条件简单一点,但住着非常方便,可以让我在工作之余陪伴家人,这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我和我的家人都时常说起,等以后搬出去住了肯定会非常怀念这里的生活。所里的“3H”安心工程更是实实在在地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所里的人文关怀。近来大家都在说“不忘初心”,想想自己当年决定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无非是希望自己的所学能有所用,我想这与宁波材料所“器要好用”的理念也是吻合的。然而,要做到这点确并非易事,特别在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医疗领域,这也给了我们科研工作者足以努力的空间,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用科技的力量让生活更美好。

  (慈溪医工所 施长城)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