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这是来自华晨宇为疫情创作的歌曲。让我想到一句曾经很流行的话——今天是你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不同的角度,类似的令人备受鼓舞的力量。但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刹那间的发人深省并不足以了解一场相遇,接受一场告别,引发一场改变。那,我们需要什么?
思考力
我发觉,人在“动弹不得”的时候最容易静下心来思考,或者说,人在陷入思考的时候好像有种“动弹不得”的感觉。思考并不是休息,是更为抽象的劳动,是一件累人的事。可惜的是,这是一个思考力缺失的年代。和上世纪60、70年代相比,无论国内外,很多知识分子都在疯狂地汲取精神上的养分,尽管饥肠辘辘,思想却是繁荣的。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智力决定了思考力。一个智力平平的人,难道没有思考的自由和能力?当然有。大山可以阻碍你看见远方的风景,却无法抹杀你对外面世界的想象和对山那边的期待。而教育是打开思考这扇门的钥匙,更是了解这种想象和期待的途径,这是另话了。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所以“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没有思考力恐怕很难意识到你面对的是接生婆还是巫婆。
信息力
我想,“信息力”这个词将会被人们更频繁地提及。尽管,信息不对称将随着贫富差距加剧而越来越严重。这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信息的时候,去思考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找到信息背后的来源。信息力更多的强调处理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时刻都在处理着各类信息,真真假假,谨慎草率,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有段时间,我选择了拒绝,我把微博一类的信息大水管掐断了。无效信息少了,可有效信息也少了,提升的只不过是“卸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依赖的是思考,而不是拒绝。现在大家获取信息的方式大多是被动的,而忽略了对主动获取信息以及获取有效原始信息能力的培养。一则报道,只关注传播者的结论,不考究原始信息,往往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不懂不转发没关系,判断后转发了,即使是错的也没关系,也许有及时纠正的机会,最怕浑浑噩噩还没有意识。
行动力
在家里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有没有发现,晚睡晚起成了一天的标配。我很纳闷,晚睡会消耗人的身体,晚起容易令人头昏脑胀,为什么这么累的事情,做起来却更容易?在病毒的视角看,人类是宿主。可我们自己难道不也是“寄生生物”?人应该找到能和平相处、互惠互利的“宿主”,而不是在任由你摆布的“宿主”身上不断吞噬。那我们和病毒又有什么区别呢?吞噬的欲望强了,行动力自然就弱了。信点儿什么很重要,然后努力的靠近你信的东西,行动力就是你愿意努力靠近的那股劲。
忍耐力
愿意行动的人也不少,但很多人死在了“最后一天”的前夜。不是被饿死的,是被压死的。想要在人生的一座又一座大山面前,扛住不被压死,需要多大的忍耐力?我想和人的体质和山的大小有关。想翻过多大的山,就需要锻炼出多强的体质。当然,还需要点运气。如何获得运气?我不得而知。我更愿意把这所谓的运气转化为对待事物的敬畏程度,保持敬畏的心,自然就忘记了所谓的运。
思考的过程指向的结果是理解,而这份理解,是属于你个人的理解,且是有保质期的。我们初中就学习过的“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每次全身上下都反省一遍,反省数次才能达到提醒自己的效果,不仅如此,还要“吾日”。我们长期把注意力放在了反省上面,而忽略了反复的重要性。反复思考才有可能记住,才有可能记住得更久一点儿。所以才需要忍耐力帮助我们完成这一反复的过程。记住的过程有可能产生理解,但记住绝不等同于理解。
正是在家里“动弹不得”,我才能安静地去思考和纠正自己曾经记住的所谓的方法论。面对排山倒海的信息,“不传谣”都变得不那么简单。而最终能帮我们战胜疫情的可能是一“闷”到底的忍耐力,忍耐力成为了行动力的最佳拍档。
我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因为我敬畏生命中的每一天。
让我庆幸的是,即使这是最后一天,生活也没有剥夺我意识到那些事的权利。希望你也是。
(动力锂电实验室 黄幸)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