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个人幸福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保障,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人民,并与“上学难”“住房难”并列为中国新的“三大难题”。特别是在我国农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5.6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42%,但农村医疗资源仅占了20%,且分布不均衡,大部分集中在较富裕的农村,贫困农村及偏远山区基本没有医院,更别说先进的医疗资源了,去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城市、大医院就医,往往需要长途跋涉,不仅增加了就医难度,也增加了经济负担,进一步加剧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其次,大医院人满为患。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要找专家看病,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几十天,好不容易挂上号,排了队,结果只跟专家聊了几分钟,又要去排队缴费。这“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的就医过程也让百姓深感“看病难”。再次,农民住不起院。中国的农民憨厚朴实,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虽然现在政府有各种农业补贴,但是他们还是人群中最不富裕的一部分,一个家庭中一旦有人患重大疾病,政府的农村合作医疗也只是杯水车薪,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农村存在着“救护车一响,一头牛白养”、“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尴尬局面。尤其是近些年,环境污染等导致农民患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的概率比过去高了许多,看病贵是农村人的心头病,不少人都是小病靠扛,万不得已才去医院,把小病拖成了治不起的大病。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农村年轻力壮的精壮劳力基本都外出务工,只剩老弱病残的群体看家护院,老人看病便更加困难!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老人得了病,却因为怕拖累儿女,基本不去大医院看。
如何才能根治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呢?每次想起这个问题,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一直在思考如何尽自己的所学帮乡亲们做点事情,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栽培。俗话说的好“防病重于治病”,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预防医学的时代,“防重于治”的理念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2016年,我怀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初心和使命,在李润伟研究员的带领下开展了弹性可穿戴传感器的研究工作,期望可以把廉价的传感器舒适地穿戴在人身上,或者直接贴附在皮肤表面,从而获得血压、脉搏、心率等一系列健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蓝牙、云空间等传输到智能设备中,经过分析和提取,帮助穿戴者不用去医院就可以得到著名专家的有效诊断。经过3年多的发展,我们团队在国家、浙江省、宁波市以及材料所“一三五”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譬如:研发了非接触式的呼吸、脉搏传感器,拉伸稳定的弹性加热器,以及数字化的仿生电子皮肤等。相关成果也获得了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宁波镇海-中科院青促会创业大赛一等奖、2018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十大科技进展奖等奖项。为了让科研成果尽快得到应用,我们还成立了宁波韧和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让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宁波材料所除了在经费上给与大力支持外,在生活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关怀。所里有临时公寓和福利住房,可以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所里有安心办,可以让我们的家属解决工作和上学问题。除了单位外,党中央也高度重视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科学、重视创新的良好氛围,把科技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一名共产党员,我为有机会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事情而感到自豪,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可穿戴传感器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发挥作用,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期望。
(磁材事业部 尚杰)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