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3日,我正式应聘到宁波材料所工作,主要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博士后管理和组织开展员工文体活动等工作。每当回想起在所的工作历程,尤其是建所初期的历历往事,总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值此建所20周年之际,愿与大家分享参与建所的主要经历和深切感受,以聊表一名年逾古稀的退休员工对材料所20周年华诞的由衷祝福,对材料所的赤诚热爱之心。
一、依据建所方针,开启教育工作
我到所之初,所领导给我的任务是:按照“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的筹建方针,尽快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但当初全所尚未有研究生学科布局,学科设置两手空空,全职导师仅有时任所长崔平和时任党委书记严庆二人,学生来源主要是崔平所长从中国科学院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带来的8名在学研究生,相关研究生招生工作主要挂靠中国科学院合肥固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合肥固体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理化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实施。为了尽快建立全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所领导要求在2005年当年就要开展研究生招生。在条件受限、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真觉得的“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怎么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上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在开发大庆油田时的一句名言始终激励着我,我想我们来材料所就是来创业的,既然是创业就不可能轻松安逸,无论条件多么有限,困难有多大,都得想办法把工作做起来,只能前进没有退路。于是我凭借在老所和高校多年从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在所领导的指导下,把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招生作为开展全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切入点,有效启动了教育管理工作。
(一)组建学科一波三折,不懈努力终成正果
开展学科申报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工作,抓住它也就等于牵住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牛鼻子”。而建所初期学科申报并非一帆风顺,历经了三次申报才得以获批。2005年11月,从网上获取了国科大关于开展2006年度硕士学位培养点申报工作的信息,我所主动提出了试行申报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培养点的总体方案,并填报了学科申报材料。由于学科整体力量不够,首次申报未能如愿。但通过申报,向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表明了我所对学科建设的迫切愿望,较好地积累了学科申报工作经验,为下次申报作了很好的铺垫。2006年6月,二次组织学科申报。尽管这次学科积累有了质的变化,并且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但由于国科大对新建研究所的学科审批提出了“须有三年以上学科积累”的要求,导致第二次学科申报搁浅。2007年11月,我所第三次组织申报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培养点。经过全所上下的共同努力, 2个申报点于2008年1月10日顺利通过了国科大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3月29日顺利通过了国科大学位委员会评审,为全所独立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夯实了学科基础,也使我所成为宁波市首个博士、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全所从2005年起至2024年初,先后开展了11次学科申报工作(我参与了2005年至2014年间的7次申报工作),组建了22个学术型博士、硕士学位培养点(含8个一级学科培养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硕士培养点。历经近20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研究生学科平台的合理布局,基本满足了科研一线的学科设置需求。宁波材料所于2011年3月成为国科大教育研究会某分会会长单位。在崔平会长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了29个同行单位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的专题研讨,在分会内部编辑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案例汇编》。这在一定层度上扩大了我所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促进了全所研究生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更为可喜的是,全所于2012年12月在崔平所长的带领下,首次向国科大提交了成立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的申请,随后在宁波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崔平、张瑞丽、黄政仁等几任所领导的多方争取和努力,于2016年6月获批成立了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这为全所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开辟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千方百计开展招生,竭尽全力拓展规模
2005年6月我来所后,从时任所人力资源部主任胡伟手里接到了一份全所2005年通过合肥固体物理所和北京理化所拟代招的硕士生名单。经过与代招单位多次协商沟通,并在征得10名考生同意的基础上,全所以挂靠兄弟院所的名义圆满完成了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全所上下对首批录取的研究生十分重视,专门为新录取的10名硕士生,加上崔平所长从合肥固体物理所带来的8名在学研究生,共计18名新生(号称“18棵青松”),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学典礼,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我和张瑞丽博士还联手主持了材料所首届迎新生联欢晚会。当时全所师生员工加起来不过50人左右,从所领导到每位参会人员几乎都表演了各自的拿手节目,与会的18名新生以一曲《真心英雄》把晚会推入了高潮……歌声和笑声汇集成共同的心愿:今天的科技新苗,明天的栋梁之材,材料所的明天更美好。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2005年8月24日材料所第一批新生入学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伴随着2005年首届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收官,我们有效探索了新建研究所的研究生招生路径和方法,使全所研究生招生工作开始步入良性循环。2005年至2012年间,全所从挂靠招生逐步转向独立招生,开拓了计划内招生、专业学位招生、硕博连读招生、推荐免试招生、夏令营提前选拔招生、直博生招生、生源基地跟踪招生、与高校合作招生、课题生招生、外国留学生招生以及在职申请学位招生等10多种招生渠道,研究生招生工作全方位有序展开。
建所初期的8年间共招收了588名研究生。其中国家计划内研究生426名(硕士生289名、博士生137名)、外国留学生3名、与高校合培生67名、课题生91名、同等学力申请学位1名。招收的588名研究生来自“985”高校的占录取总数的31%,来自“211”高校的占录取总数的21%,来自院内各所占录取总数的8%;接收的118名推免硕士生占计划内录取的289名硕士生总数的40%,接收的65名硕博连读考生占计划内录取的137名博士生总数的47%。
几经努力,全所研究生招生质量显著提升。当时的国科大领导苗建明教授在2007年武汉招生工作会上表扬我所“招生工作思路清晰,方法稳妥,数量、质量均呈上升趋势”。2010年,我所的研究生招生工作还荣获了国科大“招生工作先进奖”。
全所研究生招生工作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年都有新增长。截止2023年底全所年招收研究生760名(博士生102名,硕士生658名);在学研究生2286名(博士生377名,硕士生1909名)。研究生规模令人惊喜,招生工作迈上了更大的台阶。
二、实施人才战略,做好博后工作
通过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博士后是受过良好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教育,具有系统知识结构的科研后备军,但他们取得博士学位只是完成了培养过程的一个环节,创造一定的条件让他们在学术氛围更加活跃浓厚的环境里再经一轮博士后的锻炼,方能炉火纯青更为成熟。因此我们将引进博士后作为全所人才选拔、引进、培养和使用的重要途径,并视为高级科技人才的蓄水池。通过博士后工作的开展,结合研究所的建所理念,将适合研究所发展的博士后留在所里,适合企业的博士后向企业输送,有意出国的博士后鼓励出境深造,不仅为研究所遴选了人才,也为社会、企业输送了科技骨干。
(一) 依据学科规划,择优招聘博后
在建所初期,全所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宁波材料所人才引进(2004—2007)行动计划》《宁波材料所2007—2010年队伍建设规划》。在规划中非常明确地提出“研究所将博士后制度作为吸引人才‘扎根宁波’的有效途径,按需大批引进优秀博士后是建设创新型科研团队的重要举措”。
2005年至2013年间按照全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科研需求,克服先前没有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困难,借助中国科学院的整体优势,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人教局和宁波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们采取了“先上车后买票”的应急措施,以挂靠招收、合作招收、独立招收项目博士后,随后过渡到独立招聘博士后等方式,先后吸引了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各所近千名博士来所应聘博士后,从中择优录用了204名博士后,为科研一线输送了一大批有潜质的青年科研骨干。
(二)全力申报流动站,积极推进博后管理
1.积极申报博士后流动站。根据国家人社部、全国博管会文件精神,结合所里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需求,在崔平所长、严庆书记和时任人力资源部主任张瑞丽的带领下,先后开展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工作,并分别于2009年9月和2012年9月正式获批了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实现了宁波市设立博士后流动站零的突破。
我所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正式获批
2.博士后流动站申报意义。一是以申报促建设。通过申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重新优化其学科队伍结构和方向设置,吸纳全所材料和化学两个学科的中高级科研人员,整合全所已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平台以及科研进展和成果,从而形成在材料和化学领域创建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优势,并作为专门的申报附件予以上报。二是以申报带发展。申报材料和化学两个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宁波地区均为首次,既符合全所科研发展需要,也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培育和壮大区域人才队伍。三是以申报促管理。为了确保申报成功,提前制定了申报工作计划,广泛收集各项申报数据,认真填写申报表格,撰写专门的申请报告,同时组织一批研究员、学术秘书和在站博士后参与必要的申报工作。尤其是在所领导的带领下有效而广泛地开展了申报宣传,圆满实现了既定的申报目标,开创了全所乃至宁波地区博士后工作新局面。
3.博士后工作形成特色。一是成为科研生力军,招聘博士后既培养了年轻人才,使博士后在科研一线充当主力,脱颖而出,又完善了科研团队的基本架构,壮大了科研队伍。2005年至2013年间全所招聘的204名博士后,经过严格的出站考核和双向选择,共有72名博士后被所内相关科研团队聘请录用,涌现了一批如蒋俊、陈仁杰、官万兵、李佳、陈亮、孙爱华、周旭峰、姚霞银、赵文杰、王雪飞、杨丽景、刘壮、门贺、郭帅、王永欣、李娟、易鹏鹏和丁勇等一大批青年才俊。二是进站博后直线上升,当全所获批了材料和化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后,进站博士后人数直线上升。比如2005年至2009年间共招聘了55名博士后,而2010年至2013年间招聘人数上升至149人,上升幅度为73%。三是招聘类别多元化。宋振纶和吴爱国研究员于2013年开启了外籍博士后招聘工作,招收了2名来自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博士后,使全所博士后工作迈入了国际化进程。其次,全所以招聘博士后为依托,搭建了科研与企业的合作桥梁。先后与宁波松科磁材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联合招收了10名企业博士后,较好地承担起了服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任。四是开展了博士后联谊活动。为锻炼和培养博士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提升团队意识,2013年7月成立了宁波材料所博士后联谊会,开展了“我的博后之路”征文、材料所首届博士后论坛、户外素质拓展等一系列活动,使博士后群体成为一个有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团体。与此同时,博士后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管理人员赵琼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博士后工作管理者”,我也有幸被评为“宁波市服务人才先进个人”。
博士后获奖证书
三、开展文体活动,营造所内文化
建所初期,全所师生员工都非常忙碌,几乎人人都处于“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状态,精神高度紧张,身心也很疲惫。有一次我和研究生段雷唠嗑,他很坦率地告诉我,目前所里不具备科研条件,无法开展实验,平时除了干活还是干活,生活枯燥乏味,心里感到很郁闷。听了他的一番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于是就琢磨着我该为大家做些什么?用什么方式使大家既能精神饱满地开展工作,又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一些安抚和休息,更能在文化修养上有所收获,使材料所成为科技研发的前沿阵地、创新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家园。
(一)设立人文论坛,传承优秀文化
有一次路过家乐福超市,偶然看到一幅“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广告,激发了我想在全所设立研究生人文社科论坛的灵感,以论坛方式诚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全所师生员工开设专题讲座,弘扬中华民族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我的想法得到了所领导的首肯,崔平所长专门提出要求,希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在材料所的创新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在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所研究生人文社科论坛于2006年8月2日正式开讲,崔平所长为此作了题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的首场报告,在师生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会成员很受启发与鼓舞。此后直至2013年8月,全所研究生人文社科论坛一路畅行,成为传承优秀科研文化、交流先进科学技术、启迪高雅文学思维、崇尚立德树人文明风尚的重要阵地。在所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具体指导下,研究生人文社科论坛先后邀请了都有为院士、解思深院士、严陆光院士、朱清时院士、欧阳自远院士、叶朝辉院士、吴奇院士、薛群基院士、陈凯先院士、柴之芳院士等29名著名学者、专家、高校领导和企业家来所作了30场次专题报告,为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提升师生员工的身心素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应崔平所长诚挚邀请,中国“探月计划第一人”、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于2008年11月7日下午冒雨来所,为全所师生员工作了内涵丰富、精彩生动的专题报告《空间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令人印象尤为深刻。年逾七旬的欧阳院士精神抖擞地在长达3个小时的专题报告中以生动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诙谐幽默的词语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了解了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意义、目的和愿景,了解了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以及相关国家开展月球探测的趋势……欧阳院士谦和的风范、严谨的作风、渊博的学识和热血满腔的家国情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大家以热烈地掌声向他致以崇高的敬仰。报告会后欧阳院士欣然为材料所挥毫题词:“同心协力,创建新所;锲而不舍,勇攀高峰”,以此勉励师生员工努力奋斗,早日把材料所建设成为一流的科研院所。
(二)组建学生组织,开展学工工作
本着民主、公正的原则以及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理念, 2007年8月29日宁波材料所正式成立了首届研究生会。通过研究生会开展了大量活动,如每年的迎新生联欢晚会和毕业生欢送晚会、2008年汶川大地震捐衣被送温暖活动、迎国庆《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活动、青年歌手大奖赛,组织编印研究生园地,组建研究生学术委员会,开设以研究生为主的学术沙龙,参与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承办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博士专场论文报告会等,充分彰显了研究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2011年迎新晚会
(三)组织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
在建所初期,所里尚未成立工会组织,所领导让我兼管员工文体活动,我欣然接受,认真实施。作为建所初期员工文体活动的总策划、总负责和总指挥的我,在2006年至2010年间先后组织了5届材料所迎新年联欢晚会,与范文君合作主持了2006年首届材料所新年联欢晚会,被大伙戏称为材料所的“赵忠祥&倪萍”;同时在2005年至2010年间举办了6次材料所年度运动会,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与认可。
说起开展文体活动一事,记得在2005年国庆假期我和许高杰研究员在所里值班,聊起职工文体活动事宜,我突发奇想,跟许老师说:“现在所领导让我兼管员工文体活动,莫不如借用火炬大厦乒乓球活动室举行一次全所乒乓球比赛活动。”许老师听了表示十分认同。于是我俩就如何开展此项活动进行了一番讨论,将活动定名为“甬江杯”乒乓球友谊赛。之后我很快将设想形成方案报严庆书记审核批准,着手落实相关事宜。当时从所领导到每位师生员工热情高涨,不管会不会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水平如何,甚至有的人连球拍都握不好也被吸引加入比赛。经过紧锣密鼓的安排,材料所首届“甬江杯”乒乓球友谊赛于2005年11月7日至10日在简陋的火炬大厦乒乓球活动室如期举行。经过多轮角逐,顾群研究员荣获首届“甬江杯”乒乓球友谊赛冠军,蒋俊博士荣获亚军,崔平所长荣获季军。
2005年11月7日,首届“甬江杯”乒乓球比赛在火炬大厦举行
现在每年都在举办的材料所“甬江杯”乒乓球友谊赛就是在我和许老师不经意的交流碰撞中应运而生的。从此全所每年10月份都会举行类似的体育活动,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当初单一的“甬江杯”乒乓球友谊赛已经发展成为如今一年一度丰富多彩的健身月活动。抚今追昔,当初在火炬大厦举行的首届“甬江杯”乒乓球友谊赛,如同在全所播撒了一颗种子,如今已随着材料所的发展壮大,逐渐成长为促进全所师生员工健身强体的参天大树,为此我感到特别欣慰与自豪。
四、不懈奋斗前行,深感获益匪浅
(一)应聘来所为之骄傲
回想自己入所以来的经历与感受,正如我在对外招生宣传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选择到材料所创业,乃是这位科研人员一生中最明智的选择;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聘到材料所参与新所的建设,将是这位管理人员一生中最荣幸的职责”。 因为这句话,始终激励着我在材料所努力前行,也因为这句话,我也“忽悠”了不少青年学生、博士后来所学习深造。
(二)弘扬精神奋斗有我
我在材料所算不上是优秀的奋斗者,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名基本合格的奋斗者。曾经在所领导的指导下,在各位同仁帮助下,为材料所的建设发展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真切感受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拼劲,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闯劲,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韧劲,实事求是科学务实的干劲,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心劲”已成为推动材料所不断发展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成就了材料所,锻炼了材料所的每一位奋斗者。
(三)一路同行感恩有你
回首往事,深感每一项工作的如期进展,都离不开所领导和各位部门负责人的关爱与指导,离不开全所师生员工的支持与参与,离不开曾经在同一“战壕”里摸爬滚打、勤勉共事的“战友们”的鼎力相助。心中时常想起范文君、赵婷、孙清华、王莹、邵佳敏、赵琼、黄伟、杨方、陈益林等同仁在各个不同时期为发展全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博士后管理和员工文体活动作出的贡献,由衷地谢谢他们!
(四) 今非昔比未来可期
转眼间宁波材料所已走过了20年艰辛历程。从建所之初全所仅有2位所领导加1名司机,到现在全所已有1000余名员工;从当年全所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地点几经搬迁,到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占地近300亩的科教大院;从当初所里组织科研人员申请科研项目屡屡失利,到2023年底全所已承担了6800多项科研课题,共发表论文10400多篇,申请专利6800多件,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从最初的实验设备空空如也,到2023年底全所已拥有近11亿的科研设备装置,建立了40多个省部级以上各类平台;从没有一个独立的招生培养学科,到成为宁波市首个博士、硕士学位培养单位,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设有25个招生培养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学研究生已达2200多名,在站博士后260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成绩令人欣喜。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当我们回望材料所走过的20年,深切感到材料所在崔平所长和严庆书记、黄政仁所长和李润伟书记、王立平所长和张家元书记等几任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所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当下的材料所正意气风发地朝着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研究机构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由衷地祝愿宁波材料所不负韶华、再创辉煌!
我们共奋进!
致谢:感谢陶永怀和何梦捷同仁极力鼓励我撰写此文;感谢童昕和高晓静同仁对此文给予了仔细认真的审阅修改;感谢赵琼、陈益林、孙清华、杨方和黄伟等五位同仁为此文提供、核实了相关数据。
柳爱平
2024年5月4日于宁波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