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在尝试中创新、再创新——访谈宁波材料所第一任党委书记严庆

  1、中科院和地方最初提出建设材料所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

  严庆:从中科院的角度来说,当时正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路甬祥院长一直希望在体制机制上做一些新的探索,使科技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而从地方的角度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对科技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希望我们国家的科研机构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科院历史上首次考虑在浙江由院地双方共同出资建设一个新型研究机构,这在我们国家的财政体制上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中科院内部的思想并不统一。浙江当年是院地合作的典型,中科院许多科研成果在浙江得到了很好的转移转化,中科院遍布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几乎都在浙江有合作项目,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另起炉灶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所呢?这个研究所又应该搞什么学科什么专业呢?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我和崔平所长经过实地调研,建议在宁波建一个材料技术与工程类的研究所,最终得到院党组的批准。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我们的科技跟经济结合确实有问题,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我们科研人员的观念问题。大家普遍都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怎么解决呢?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再做一点探索和尝试。

  2、您个人选择来宁波的原因和动力是什么?

  严庆:我一直希望能够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做出一些成绩,这是我来宁波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我当时的工作单位(中科院化学所、理化所)在浙江有合作,由我直接负责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那个时候正好想在宁波建一个点,以便更加贴近用户、贴近市场。但一个工程中心的力量毕竟有限,而宁波材料所是一个全新的成建制的研究所,我到这里来可以从头规划设计一条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个平台很大,可以放手做更多的事情。

  3、从“两个所长,一个司机”的建所之初到现在的初具规模,是不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严庆:严格地说,我们在宁波建设材料所不能算是“艰苦创业”。因为地方上提供了很多帮助,无论是经费、土地和政策环境上,地方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也都不错。盖房子、买设备,再把一帮人聚在一起,这些事情只要有钱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有没有达到我们的初衷——建立起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这可能就见仁见智了。宁波材料所发展到今天的宁波工研院,我们大家一直在努力,但是我和崔所长都不敢说已经很满意了。我想无论当初预设的目标达到何种程度,只要方向正确,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4、您在材料所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严庆: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招了这么一大帮人,而且大部分人确实是很棒的!至少都是想干事并且也能干一些事的。我们能看到国内外机构有大量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中取得成功的那些人并不是我们中国社会传统意义上说的最优秀的一批人。按照当前科技界流行的评价标准,我们这帮人肯定也不是最优秀的,但是那些所谓的“最优秀”的人未必能成事。我们招聘人才时一直在纠结要挑“好看的”还是“好用的”,我看还是要选能干事的人,只要智商在中等以上,认认真真地干一件事就能成功。所以我觉得最欣慰的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么一批人,我相信他们都是真想干点事的人,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条件,也不指望是最好的条件,只要这点能保证,一定能干出一些事来。

  5、我们知道,虽然您已经离开材料所却一直在关注着材料所的发展,作为一个“旁观者”看来,您对材料所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是怎么看的?

  严庆:改革肯定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必须持之以恒地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不断推动。怕就怕发一发猛力,过一下子就完了;或者乱发力,今天往这,明天往那。十年了,材料所需要回顾总结这十年遇到哪些问题?方向对不对?特别是体制机制。现在是深化改革阶段,中科院原来只是讲“率先行动”,现在讲的是《“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把两件事放在一起,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不改革去搞“率先行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可能成功。宁波材料所在体制机制上的探索已有十年了,是不是能够总结出一些经验、做一些借鉴,至少在某些方面可以给某些研究机构有所借鉴。

  我觉得宁波材料所要坚持需求导向。我们曾经提过“市场导向”,但有人认为市场导向是企业的事,其实我们理解的市场导向应该是“需求导向”,或者“问题导向”。记得王蔚国副所长说过这样一句话,研究所不是为了研究而设立的。我觉得回顾宁波材料所的历史,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贴切的。想想当初为什么要设立宁波材料所?为什么要在浙江在宁波建一个新的研究所?无论是从中科院还是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都不是为了做所谓的“研究”,而是为了解决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一个指导思想的问题,坚决不能动摇。我们喜欢说面向国家需求,“国家需求”比较虚一点。当年宁波材料所就说要立足于区域需求,这个相对比较实一点。我们身处当地,对于什么是区域需求大致是能够感受到的,那么能不能把这种模糊的感觉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提出来?每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课题、就是一个科研项目,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成果。我相信所有的科研项目都是问题导向的,包括基础研究首先也要提得出科学问题。我们现在缺少“重大产出”,关键看我们能不能针对我们所在的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把问题找出来,一旦解决了就是一个重大突破、重大产出。研究所的建设是一个微观的创新生态建设,它要保持一个多样性,要有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科研人员根据他的兴趣、他的想象、或者他认为的需求提出问题。但是在研究所层面上还要凝聚集体智慧,凝练提出几个大的问题。

  我们搞科研也好,干任何事情也罢,离不开三个要素:一个是钱,一个是人,还有一个是想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目标想清楚之后,坚定不移地去干这件事,才能把钱用好、把人用好,甚至没钱找钱、没人找人。我希望材料所在未来3-5年能够紧盯几件大事,集中一定资源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一直坚持到成功为止。当然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智,我相信材料所的每一个人都想干点事,也都自认为能干一点事情,所以要让他们有充分施展的空间。但最后干不成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尽力干了之后没干成,那是一回事,但不要让他们留有遗憾。做到了这些,我相信材料所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出大的成果。

  最后,用一句施尔畏副院长要求我们的话送给宁波材料所——There was no shame in failure, but only in failing to persevere!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