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们是一群伟大的人,是知识在世间的化身。不过,研究生阶段的导师有着其特殊性。之前各个学习阶段的老师,仿佛牧师般,在知识的庙堂中,将过往的精华与经典授予学生们。而研究生导师,则是像船长一样,引领学生们,与学生一道在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
我的导师林正得研究员,便是那位精明干练、意志坚定、沉着自若、魅力超凡的船长。我于林老师门下硕博连读五年,回顾这些年受教于林老师的点点滴滴,实在获益良多。在此教师节之际,我愿意与各位一道分享我师从林老师以来的诸多故事,表达对林老师的感恩与敬佩。
初入门下
大四时,备战考研的我仍在为自己何去何从而烦恼,我的本科师兄向我推荐了林老师。正巧此时林老师从麻省理工回国不久,受邀来学校做讲座,我作为负责接待的人员,借着这一机会与林老师见到了第一面。林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充满了学者气息,用夹带着台湾口音和用词的中文与我们交流,谈吐风趣幽默而见识卓广。当时的林老师已经三十七八岁,但显得非常年轻,经过那次的一番交流,我便认定林老师是值得我将其奉为导师的人,最终我也成功通过了研究生入学的笔试与面试,拜入林老师门下,成为林老师的第一批统招生。
我那时十分期待能够从林老师处学习并开展科研工作,因而在本科毕业后的暑假中,就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课题组。师兄师姐们对我这个“小跟班”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我也从师兄师姐处习得了各种手艺。最早时林老师每周抽出两个下午的时间进行组会讨论,后来逐渐事务繁忙,但仍保持每周一次的组会讨论频率。组会外的时间林老师也时常同我们交流,林老师的思维天马行空,往往能够想出有趣的点子,当然其中一部分点子乍听之下光怪陆离,但我们也乐得与林老师一同交流。
潜移默化
林老师科研水平高超,做事风格严谨,对论文的发表始终保持着很高的要求。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林老师手把手地教授我们如何撰写论文,从文字和图组上精雕细琢,为了确保文章的质量,一篇文章前后改上数稿甚至十数稿是很常见的。林老师习惯于把文稿用纸质版打印出来,用红笔批改,林老师的学生们都收到过写满中英文夹杂的红色批注的纸质文稿。为了让学生确实提升论文撰写水平,最终有能力成为独当一面的科研人员,林老师总会一对一地在办公室里为学生详细讲评论文的写作,从布局、逻辑直至用词、标点,一一指出不足之处。
此外,林老师经常在外参与会议和交流,有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交流会,林老师会事先在我们面前做报告,征求我们的对于PPT和讲稿的意见,我们也借此能够学习林老师的PPT做法以及报告的讲法。学得多了,会不经意间学到林老师的一些习惯。我在某一次出差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与同侪一同讨论研究内容,当我介绍完我的内容后,听众们经常对我是哪里人感到好奇,觉得我是没有口音的台湾人。我思前想后,觉得是自己的诸多用词已经养成了林老师那样的习惯。
将心比心
我曾自己思考过导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将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老板-员工”型,导师筹集经费提供场地,支付学生的补贴和实验测试费用,要求学生像员工式的拿工资干更多的活,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仅仅存在于科研工作上;第二类是“家长-后辈”型,这种情况下导师往往年龄也较大,导师如同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像后辈一般严格要求,学生对导师一般抱有又敬又怕的心理,但学生也清楚导师的严格是为了自己好;第三类则是“朋友-朋友”型,导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学生和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像朋友一般顺畅。而林老师与我们之间关系则是典型的第三种类型,林老师始终和善待人,不必说学生面前摆架子,甚至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一句重话。我自己时有不够严谨,把事情办糟的情况,林老师也不曾严词责备。几年来,我以林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为人处世治学的方方面面,其它方面自以为照葫芦画瓢多少有些模样,但在待人的气度上恐怕此生也难以学会。
林老师为学生的发展始终尽心尽力。在2018年之后,林老师委托我作为生医传感器方向的小组长,协助林老师指导学生。在那之后,除了自己的课题,我更要关注小组内同学的进度,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开展工作,相比于独自进行科研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但在压力增加的同时,我的能力也显著提升了,越来越能体会林老师作为研究员的辛苦,也对科研工作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能够不断激励自己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在我自己的人生中,得以遇到林老师这样一位既无私教授我们做事,又以身作则使我们知晓立身品德的好导师,是我的幸运。值此教师节之际,衷心地祝愿林老师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叶辰)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