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成长的烙印

  2009年,材料所五周年,我曾不假思索地给自己留了一个五年的作业:“材料所十周年征文的时候,如果那时我还有幸继续为材料所服务,我会再次拿起笔,谈谈我的感想”。想起来,那时觉得十周年还是件很遥远的事,还要整整五年呢!况且,这中间不还有2012年这么个世界末日嘛。未来?还好远呢!

  然而,忙忙碌碌间,稍一不留神,2014年,十周年就这么到来了。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是否记得这个日子,他就扑面而来了。巧合的是十周年也是工研院建成的一年,而我又像7年前一样承担起了“专员”的任务。我有时在想:一个人和一个单位的联系怎么可以这么自然,不需要修饰,不需要伪装。有朋友聊起:“我看到你就想到材料所”。虽然我总会开玩笑说“我脸上又没刻字”,但心里不免美滋滋的,这是我的工作成就感之一。这种成就感不需要刻意追求,因为材料所已经刻在我心上,由内而外地流露,自然到连自己都吃惊。

  负责征文的同志已经催了快一个月,我却一直没有思路。这样拖沓似乎不符合我的风格,大概这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罢。这次征文没有如约谈我的本职工作----人力资源,但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结果发现写到最后还是绕回来了,我的视野似乎也就只能局限于此了。

  提笔写此文的时间是9月1日。当天晚上参加了我一个“老战友”的退休晚宴。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在教育战线上奋斗30多年的“老马”对科学院、对材料所的感情,操心了半辈子,现在老马可以休息了。我们同一天加盟材料所,在一个办公室共事8年,都属马,相近的脾气性格让我们成为忘年交,如今他退休了,我成了人力资源部最老的人。9月1日也是我的毛豆正式成为小学生的日子。同事说:真快呀,连毛豆这个材料所第一个出生的宝宝都上小学了,的确,时间太快了。6年前,我以最年轻的主任的身份进入人力资源部。如今,几经变动,我几乎成了任职最长时间的主任,兄弟部门都是新人新气象,职能部门的员工大多也是新面孔,很多同事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看到这些新鲜的面孔,不禁想起自己刚入材料所的青涩和成长的代价。现在大家说我越来越成熟了,当然年龄大了是一方面,但成长的烙印确是深刻的。成长路上,有这么几件“不加思索就能想起来”的小事,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小事之一:博士与标点

  我是材料所管理部门第一个博士,但这个博士与管理上的具体事务处理没有任何对应关系。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就迎来材料所的奠基典礼,我承担了一小部分工作,其中包括汇总人员名单。我没有经历过文件和公文的培训,当时不知道是自己确实不懂还是粗心,把人名之间的“顿号”全部写成了“逗号”。文档打印出来交给领导,这位领导很有涵养,当我的面什么都没说。但是不过几分钟,我听到他跟另外一个同事抱怨“现在的博士有什么用,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但也促使我去反思自己:我放弃专业来做管理能为材料所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贡献?如果只是一个大学生就能达到的水平,为什么还要一个博士来做呢?我的价值在哪里?这个思考至今还贯穿于我负责的任何一项工作中。我想,当时的领导肯定早就忘记这件事情和当初的评价了,但对于我,却是终生受益的。

  小事之二:“做了”跟“做好了”的区别

  现在到处都可听到“执行力”这个词,05年工作的时候好像这个词没这么流行,但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件任务却让我体会到“执行力”的含义。05年我担任项目主管,负责各类项目的申报,但申报渠道完全不清楚。为了快速上手,领导决定走访一些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取经讨教。科技发展部就我一个工作人员,联络他们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我头上。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先给这些单位发一个函,记得当时我想尽办法从网上等各个渠道找到了这些单位的传真,把函起草好传真过去。做完这些,我觉得这个任务我完成得非常专业,窃窃自喜。接下来的例会,我汇报了这个工作,以为会获得领导表扬。但是严书记的三个问题,却把我问得哑口无言。“你传真给谁的?他们收到没有?对方是否愿意接待,什么时间合适?”。我完全回答不了!当时的我以为我把传真传给他们了,他们就应该知道并且应该回复给我,现在想想是何等的幼稚。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跟踪”和“落实”的含义,凡事不能只是“做了”,更应该关注“结果”和“效率”,我想这就是执行力。

  小事之三:要事、大局和效率

  出差对于刚工作的新手来说是很新鲜的,尤其当我有一次去新疆参加培训机会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出差结束自然要带一些特产给办公室的同事们,花了我不少钱。出差回来的下午,我就忙不迭地给大家分发礼品,不亦乐乎。当时崔所长的办公室就在我们隔壁,而且都是玻璃隔间。正当我兴高采烈与大家分享我的出差成果时,崔所长很正式地批评了我:“你没注意到大家都在忙着赶一件重要的事情吗?你却嘻嘻哈哈地分东西,成什么样子。”当时的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是啊,大家都正忙得焦头烂额,而我却只顾着自己的“要事”,完全没注意到自己已经打扰了别人的正常工作节奏,显得特别不合时宜。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大局观念”的含义。每个部门、每个人往往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不了解整个组织的重心工作并且将自己的工作与之结合起来,或者不从大局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工作,怕是也会出现我当时的尴尬。

  以上三件小事都是在我工作一年之内发生的,之所以现在不假思索就能想起来,是因为对我的影响太深刻,烙印太深。但我亦由衷感谢这些让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值此十周年之际,自我揭短,博君一笑的同时也愿与所有新进员工共勉。

  (张瑞丽)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