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朱老师交流,是在2015年我来宁波材料所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前一天。走进办公室,朱老师在询问了我的大概情况后,就打开了话匣子,从他自己的经历,到团队的研究方向,我未来的规划,再到复试的建议等等。谈话大概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笑容自始至终挂在他的脸上,让我感觉这是一位容易相处交流的老师,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能够从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五年多来,这一最初印象一直没有改变,并且在逐日逐月的交流与探讨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朱老师对待科研的那股狂热劲儿,这股劲儿也感染着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学生。
科研,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科研,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欢,不可能坚持下去。”这是朱老师对科研的看法,我想这也是他的初心所在。有一次组会上,跟我们聊起他在美国公司的工作经历。当时公司领导是想把聚乳酸用在车用塑料上,但这种可降解的材料和需要数十年保持稳定的汽车格格不入,这种理念上的差异也使他和公司产生分歧。“从一开始就怀疑这一项目,最终就不会有好的科研成果。”在朱老师看来,没有十足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念,科研工作很难坚持下去。
朱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对新入组的硕士生或博士生,朱老师从不会限定课题,而是会给予充足的自由让我们选择研究方向。在选择过程中,他会帮我们分析每一个方向的前沿趋势和发展方向,让我们对这一研究方向有更加直接透彻的了解,以便快速进入科研状态。
狂热的追求者
“狂热的技术追求者”,这是刘小青老师对朱老师的评价。在家里厨房“捣鼓”出来的大豆无醛胶,经历十余年的技术优化,最终才得以走出实验室,进入千家万户。可能是几年国企的工作经历,让他对技术有了自己的理解,也练就了他对技术的敏锐嗅觉。但是对于我们研究生,朱老师并不会把对技术的追求施加于我们身上。他希望我们具备的,是对科研、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敏锐嗅觉,能够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有狂热的追求,而并不要求我们拘泥于某一项目。如果发现我们的研究方法略微偏离课题组方向的主线,朱老师还会鼓励我们去探索、去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研究。对我来说,朱老师这种鼓励探索的理念也让我有机会做更广范围的尝试和摸索。
四两拨千斤
朱老师很忙,但再忙他也会留时间给研究生。研一在北京上课期间,我会发邮件和朱老师交流,一般在当天或第二天准能收到回复邮件,有鼓励、指导和有对下一步的建议。回到宁波,每一次和朱老师交流课题进展,总能感受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朱老师的有机化学功底,对研究方向的理解,对应用需求的把握,总能让我受益匪浅,找到新的研究点。有什么实验上的困难或进展不顺利,朱老师会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从他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我相信,一个优秀的导师,不需要手把手教你做实验,能够在每一次交流中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就会让你的科研进程不断提速,我们也能从中找到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乐趣,慢慢地爱上科研。
回国十余年来,朱老师在科研岗位上辛勤耕耘,诠释着一个科技工作者和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也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作为他的学生,我深感荣幸,也甚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正是在朱老师的感召下,我们把科研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中寻找并获取快乐,求真务实地开展科研工作,以丰厚的科研成果回报老师的辛勤指导,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
(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室 胡晗)
觉得好,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