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材料所 札记首页

纪检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感悟

巍巍太行,壁立千仞。上世纪60年代,面对“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生存困境,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壮志豪情,毅然决然地在太行山腰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引漳入林伟大工程。青年工程师吴祖太献出宝贵生命,用生命绘就引水蓝图;除险英雄任羊成腰系绳索凌空除险,留下“阎王殿里报了名”的铮铮誓言;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带领妇女们抡锤打钎,在虎口崖下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十万林县儿女历经1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项气吞山河的引漳入林壮举,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千百年的吃水难题,更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红旗渠精神。

6月24日至28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了纪检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为期4天的学习中,学员们在学思践悟中接受思想淬炼,在精神洗礼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筑牢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想信念,激发了以严明纪律保障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顺利实施的使命担当。

参训学员合影

学员代表:纪委委员 柯培玲

红旗渠精神告诉我们:没有闯不过的关,没有凿不穿的山。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这种精神依然是照亮前路的火炬。我们要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和实干家,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敢于突破、勇于担当,突破“等靠要”思维,立足自身条件大胆创新。

学员代表:纪委委员 陈涛

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我需要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坚持国家需求导向,勇攀科研高峰,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攻克“卡脖子”难题,践行团结协作理念,加强协同创新,永葆无私奉献本色,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伟大事业的推动需要伟大精神做指引,我将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科研创新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

学员代表:纪委委员 姚霞银

红旗渠已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用奔涌的渠水诉说着一个民族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这与材料所倡导的“求真务实,永不言弃”的创新文化一脉相承,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相对于前辈,我们这代人所要求的努力工作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适逢新时代,我们应弘扬红旗渠精神,认真落实院党组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作风,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学员代表:海洋新材料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 徐凯

这次的红旗渠精神学习让我无数次共情,更加坚定自己在主责主业上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信念,为了突破越来越严峻的科技封锁奉献自己微薄的能量。。

学员代表:研究生党总支委员陈益林

当前,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尤其有必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前进力量。要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聚焦主责主业,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新时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需学习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保持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为研究所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研究机构提供科技人才保障和支持!

 (纪监审办公室)

觉得好,点个赞吧!